捷报比分,捷报比分手机版

职教资讯 网站首页  >  职教资讯  >  正文

【职教观察】低空经济“起飞”,职业教育如何“接招”
发布人:王柯萱     资料来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时间:2025-05-22     浏览次数:次

作为低空经济领域一枚最基础的“螺丝钉”,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刘海乐,如今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项目助理,负责物资的发运和返回物资的评定。

在职业院校就读3年,刘海乐认识了无人机的基本结构,能够进行操控、数据传输、组装和飞行。如今毕业不到一年,他能拿到10万元左右的年薪。

国家早已强调发展低空经济: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特别强调,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2024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今年2月下旬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随着低空经济的高速发展,无人机配送、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等产业爆发式增长,对相关人才也出现爆发式需求。一场围绕“低空”的人才争夺战悄然打响,使得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阵地的职业教育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十字路口。是等待被颠覆,还是主动“造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探讨低空经济“起飞”之时,职教如何“接招”。

低空经济相关岗位人才缺口巨大

低空经济是一种新型综合性经济形态。中国民用航空局官网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截至2024年11月底,国内注册无人机215.8万架。

“从2003年至今,低空经济领域经历了显著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研究院低空经济板块负责人薛涛说,“特别是无人机等新兴领域,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跃,技术不断突破,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所谓低空,是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1000米以下,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的空域。依托低空空域,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融合发展,就是低空经济。

薛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去年以来,各地积极布局低